来源:旅游杂志网 作者:雪茹 发布时间:2024-03-25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日前在北京揭晓,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在列。
“对我们参与其中的考古人而言,非常令人振奋!”消息传来,福建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永平难掩内心激动,“这是考古人30多年接力的成果,也是新一代考古人前进的动力。”
壳丘头遗址群位于福建平潭岛,包括壳丘头、西营、东花丘、龟山等遗址。遗址群中各个阶段的考古遗存,为探讨东南沿海 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传承、交流、互动,以及其代表的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的起源和迁 徙提供了直接材料。
壳丘头遗址群各遗址位置图。
1985年,壳丘头遗址迎来首次发掘。经发掘问世的贝壳坑、墓葬等遗迹以及陶、石、骨器等实物资料被命名为“壳丘头文化”。已故美籍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在1987年参观出土文物后表示,壳丘头文化与金门富国墩遗址、台湾大坌坑文化可能属 于同一个文化圈。
“这让当时的考古学者意识到,福建沿海史前遗址考古与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研究关联密切,并逐渐开始重视相关课题研究。”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院长范雪春说。2 1世纪初的近20年时间里,考古专家们根据课题方向在福建沿海展开了一系列探索性发掘,最终将主攻目标锁定在壳丘头遗址所在的平潭岛。东花丘、祠堂后山、龟 山等遗址相继得到发掘 。
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牵头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厦门大学,对包含1992年发现的西营遗址,以及此前发掘过的四个遗址在内的壳丘头遗址群开展深入的考古发掘与多学科研究工作。
放眼壳丘头遗址群发掘现场,一个个探方中朴实无华的土台、石块是史前聚落演化 长图上生动的笔触。
壳丘头遗址功能区分布图。
考古发现,随着时间由远及近推移,遗址中的遗迹也相应发生变化。从最久远的西营、祠堂后山遗址到壳丘 头遗址,遗迹由以生活痕迹为主的小型聚落形态,向具备居住区、手工业区、餐食加工区等清晰功能区分的中型聚落转变。
而在东花丘、龟山遗址,更在生活区域以外出现了仪式性区域和公共活动区域,标志着距今4000年至3200年左右在此生活的南岛语族人群,在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表达等方面展现出新的文明程度。
“东南沿海地区7000年以来的 史前聚落形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都可以从中窥知一二。”参与发掘的福建省考古研究院馆员 危长福说。
数千年的岁月抹去了绝大部分有机物质的痕迹,然而通过多学科研究,考古工作者得以从出土文物的细微之处,探索南岛语族早期人群体质特征和生计模式。
西营遗址出土人骨。
——西营遗址发现了人骨、牙齿遗存,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这些人骨的主人们曾生活在约7300年前 ,初步分析表明,平潭史前人群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族群有较近的遗传关系。
——贝类、龟类、鱼类、鹿、海豚等野生海、陆生动物遗存在各个遗址中大量发现,足以反映出平潭史前人群渔猎的生业 经济形态。
——西营遗址 中的植硅体水稻遗存 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是我国东南沿海岛屿最 早的水稻遗存。出土的农作物淀粉粒,以及陶片中的稻、粟、黍痕迹, 揭示出在海洋资源背景下平潭史前人群的农业行为,也为南岛语族早期人群扩散提供了新的确凿证据。
代表性动物遗存。
聚落有明显功能分区,公共空间明确;居址以杆栏式为主;生计资源类型多样;海洋性、大陆性兼备;航海技术发达……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的特征逐渐清晰,一幅史前人群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遗址群各阶段的文化面貌特征明确,发展延续关系明显,存续多个考古学文化,既有以夹砂陶圜底器为代表的土著文化,也有黄瓜山和黄土仑文化等闽江下游文化 因素。”危长福说,“当前的研究成果建立起了东南沿海岛屿地区距今7 500年至3000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
“中华文明兼具大陆性和海洋性的特征,壳丘头遗址群对研究海洋文明如何参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壳丘头遗址群考古项目负责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周振宇表示,通过后续的发掘,更多的研究成果能让我们尝试探讨中华文明起源的“东南模式”,窥探内陆文明向海洋迁徙的特征规律,了解海洋文明的起源、发展、扩散历程。
记者:李昊泽
十大考古新发现,消息传来,福建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永平难掩内心激动。
来源:旅游杂志网 作者:雪茹 发布时间:2024-03-25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日前在北京揭晓,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在列。
“对我们参与其中的考古人而言,非常令人振奋!”消息传来,福建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永平难掩内心激动,“这是考古人30多年接力的成果,也是新一代考古人前进的动力。”
壳丘头遗址群位于福建平潭岛,包括壳丘头、西营、东花丘、龟山等遗址。遗址群中各个阶段的考古遗存,为探讨东南沿海 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传承、交流、互动,以及其代表的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的起源和迁 徙提供了直接材料。
壳丘头遗址群各遗址位置图。
1985年,壳丘头遗址迎来首次发掘。经发掘问世的贝壳坑、墓葬等遗迹以及陶、石、骨器等实物资料被命名为“壳丘头文化”。已故美籍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在1987年参观出土文物后表示,壳丘头文化与金门富国墩遗址、台湾大坌坑文化可能属 于同一个文化圈。
“这让当时的考古学者意识到,福建沿海史前遗址考古与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研究关联密切,并逐渐开始重视相关课题研究。”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院长范雪春说。2 1世纪初的近20年时间里,考古专家们根据课题方向在福建沿海展开了一系列探索性发掘,最终将主攻目标锁定在壳丘头遗址所在的平潭岛。东花丘、祠堂后山、龟 山等遗址相继得到发掘 。
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牵头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厦门大学,对包含1992年发现的西营遗址,以及此前发掘过的四个遗址在内的壳丘头遗址群开展深入的考古发掘与多学科研究工作。
放眼壳丘头遗址群发掘现场,一个个探方中朴实无华的土台、石块是史前聚落演化 长图上生动的笔触。
壳丘头遗址功能区分布图。
考古发现,随着时间由远及近推移,遗址中的遗迹也相应发生变化。从最久远的西营、祠堂后山遗址到壳丘 头遗址,遗迹由以生活痕迹为主的小型聚落形态,向具备居住区、手工业区、餐食加工区等清晰功能区分的中型聚落转变。
而在东花丘、龟山遗址,更在生活区域以外出现了仪式性区域和公共活动区域,标志着距今4000年至3200年左右在此生活的南岛语族人群,在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表达等方面展现出新的文明程度。
“东南沿海地区7000年以来的 史前聚落形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都可以从中窥知一二。”参与发掘的福建省考古研究院馆员 危长福说。
数千年的岁月抹去了绝大部分有机物质的痕迹,然而通过多学科研究,考古工作者得以从出土文物的细微之处,探索南岛语族早期人群体质特征和生计模式。
西营遗址出土人骨。
——西营遗址发现了人骨、牙齿遗存,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这些人骨的主人们曾生活在约7300年前 ,初步分析表明,平潭史前人群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族群有较近的遗传关系。
——贝类、龟类、鱼类、鹿、海豚等野生海、陆生动物遗存在各个遗址中大量发现,足以反映出平潭史前人群渔猎的生业 经济形态。
——西营遗址 中的植硅体水稻遗存 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是我国东南沿海岛屿最 早的水稻遗存。出土的农作物淀粉粒,以及陶片中的稻、粟、黍痕迹, 揭示出在海洋资源背景下平潭史前人群的农业行为,也为南岛语族早期人群扩散提供了新的确凿证据。
代表性动物遗存。
聚落有明显功能分区,公共空间明确;居址以杆栏式为主;生计资源类型多样;海洋性、大陆性兼备;航海技术发达……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的特征逐渐清晰,一幅史前人群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遗址群各阶段的文化面貌特征明确,发展延续关系明显,存续多个考古学文化,既有以夹砂陶圜底器为代表的土著文化,也有黄瓜山和黄土仑文化等闽江下游文化 因素。”危长福说,“当前的研究成果建立起了东南沿海岛屿地区距今7 500年至3000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
“中华文明兼具大陆性和海洋性的特征,壳丘头遗址群对研究海洋文明如何参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壳丘头遗址群考古项目负责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周振宇表示,通过后续的发掘,更多的研究成果能让我们尝试探讨中华文明起源的“东南模式”,窥探内陆文明向海洋迁徙的特征规律,了解海洋文明的起源、发展、扩散历程。
记者:李昊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