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旅游杂志网 作者:王艳 发布时间:2022-11-26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古老神奇的萨拉乌苏河,从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境内缓缓流过,深情地滋润着茫茫草原,承载着多少美好的传说。
于萨拉乌苏河畔迎接过多少个日出日落的史前先民,就是在这里蹒跚起步,繁衍生息,创造了7-14万年前闻名遐迩的萨拉乌苏文化。亘古绵长,与山河辉映。
位于萨拉乌苏河畔的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是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批有可靠地层学、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存,它的发现,掀开了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古人类研究史的帷幕,也揭示了内蒙古地区迄今所知最早的古人类活动行踪。
生活在旧石器时代萨拉乌苏河沿岸水草丰茂之地的“河套人”,是有着距今约7万-14万年历史的古人类,介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之间,他们创造了自己的文明,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从默默无闻到被世人熟知,源于100年前的科学考察活动。1922-1923年,法国学者桑志华和德日进在中国西北的科学考察中,发现并发掘了萨拉乌苏遗址,出土了约200件旧石器,发现了一件人类牙齿化石并命名为“ordos tooth”【河套人(鄂尔多斯人牙)】“鄂尔多斯人牙”,即我们现今称谓的“河套人”。
这是在中国第一次较多地发现旧石器,在东亚大陆第一次确认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打破了西方学术界“亚洲没有旧石器时代”的疑断,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而萨拉乌苏文化遗址也因此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领域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一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成为东北亚研究20万年以来环境变迁、中纬度地区哺乳动物与人类迁移的经典考古地区,在世界史学及地质学、古环境学、考古学、古人类学研究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和地位。
萨拉乌苏遗址位于乌审旗无定河镇境内萨拉乌苏河上游,被专家们誉为“天然地质公园”、世界级的沙漠大峡谷,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大的沙漠大峡谷(长34公里)。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首先使用“河套文化”和“河套人”这两个名词。“河套文化”由在鄂尔多斯萨拉乌苏文化遗址和宁夏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共同构成,而“河套人”就以那颗牙齿为代表。李保生等地质学家研究认为,河套人生活年代应为7万年至14万年前,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晚期智人之一。
1952年,地质学家、考古学家贾兰坡著《河套人》,使我们更多地获得对旧石器时代人类祖先生活的时代、气候环境和行为的认知。
1956年,当时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的汪宇平作为首位进入萨拉乌苏地区考察的中国学者,曾在范家沟湾发现了一处旧石器遗址,遗址内有76件人工打制的石器石片以及10余件被火烧焦的黑色骨片。此后,汪宇平又发现了2件古人类化石。
1963年、1964年、1972年,裴文中、刘东生、贾兰坡等中国学者陆续对萨拉乌苏地区的古人类化石、古人类生活遗迹以及地质与古生物,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1978年以来,更多学者,特别是董光荣、李保生、黄慰文、卫奇等人,对该地区地质、古生物、旧石器和古人类进行了更加深入和综合性的研究,发现了17件古人类化石、近200件石器和几十件套古脊椎动物化石。
在随后多少年里,无数考古学家来到萨拉乌苏考察和发掘。
萨拉乌苏遗址迄今已发现人类化石、石器化石38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和鸟类化石种类多达45种。所以这里也是著名的“萨拉乌苏动物群”化石的集中产区,是人类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天然地质博物馆。萨拉乌苏文化的珍贵历史价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毋庸置疑。
薪火传承,古老的文明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2001年,萨拉乌苏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在这里举行了萨拉乌苏遗址国际学术研讨会,全世界4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2014年,萨拉乌苏遗址入围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2018年12月,河套人(鄂尔多斯人)发现9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乌审旗隆重举办,并达成《萨拉乌苏共识》。
2021年,为配合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萨拉乌苏文化遗址的考古工作重新启动,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开展了此项工作。
本次考古发掘明确了两个文化层,代表了不同时期古人类在萨拉乌苏地区的活动,改变了地层测年与石器层位不能准确对应的问题,解决了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旧石器文化的准确年代;出土的石器标本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对研究萨拉乌苏地区的旧石器文化和古人类的生产力和生活方式都十分重要,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考古材料;通过古环境复原,系统揭示古人类在毛乌素沙地的生存模式及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为我们今天的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萨拉乌苏遗址的研究保护。进一步健全完善组织机构,加大投入力度,科学保护利用这一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高起点、高质量开展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加快萨拉乌苏遗址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工作,启动建设国家“5A”级景区,努力将萨拉乌苏遗址打造成为世界级古人类学及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重要平台和科普基地。
目前,在国家文物局、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的支持下,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正在有序向前推进。
期我厚土,地力永葆;冀我生民,福祉绵存。宛如一首悠长的文明之歌,萨拉乌苏从远古吟唱至今天。她所流经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边缘,由多民族演绎的色彩斑斓的文化和历史,以及她给予人类生长的无限启示,还有许许多多未知的纵深、未闻的声音和未及呈现的画面,都值得人们永远探究和珍重,就如同热爱并珍惜她那清澈纯净的河水一样......(谷雨 刘生梅)
亘古萨拉乌苏
来源:旅游杂志网 作者:王艳 发布时间:2022-11-26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古老神奇的萨拉乌苏河,从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境内缓缓流过,深情地滋润着茫茫草原,承载着多少美好的传说。
于萨拉乌苏河畔迎接过多少个日出日落的史前先民,就是在这里蹒跚起步,繁衍生息,创造了7-14万年前闻名遐迩的萨拉乌苏文化。亘古绵长,与山河辉映。
位于萨拉乌苏河畔的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是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批有可靠地层学、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存,它的发现,掀开了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古人类研究史的帷幕,也揭示了内蒙古地区迄今所知最早的古人类活动行踪。
生活在旧石器时代萨拉乌苏河沿岸水草丰茂之地的“河套人”,是有着距今约7万-14万年历史的古人类,介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之间,他们创造了自己的文明,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从默默无闻到被世人熟知,源于100年前的科学考察活动。1922-1923年,法国学者桑志华和德日进在中国西北的科学考察中,发现并发掘了萨拉乌苏遗址,出土了约200件旧石器,发现了一件人类牙齿化石并命名为“ordos tooth”【河套人(鄂尔多斯人牙)】“鄂尔多斯人牙”,即我们现今称谓的“河套人”。
这是在中国第一次较多地发现旧石器,在东亚大陆第一次确认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打破了西方学术界“亚洲没有旧石器时代”的疑断,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而萨拉乌苏文化遗址也因此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领域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一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成为东北亚研究20万年以来环境变迁、中纬度地区哺乳动物与人类迁移的经典考古地区,在世界史学及地质学、古环境学、考古学、古人类学研究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和地位。
萨拉乌苏遗址位于乌审旗无定河镇境内萨拉乌苏河上游,被专家们誉为“天然地质公园”、世界级的沙漠大峡谷,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大的沙漠大峡谷(长34公里)。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首先使用“河套文化”和“河套人”这两个名词。“河套文化”由在鄂尔多斯萨拉乌苏文化遗址和宁夏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共同构成,而“河套人”就以那颗牙齿为代表。李保生等地质学家研究认为,河套人生活年代应为7万年至14万年前,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晚期智人之一。
1952年,地质学家、考古学家贾兰坡著《河套人》,使我们更多地获得对旧石器时代人类祖先生活的时代、气候环境和行为的认知。
1956年,当时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的汪宇平作为首位进入萨拉乌苏地区考察的中国学者,曾在范家沟湾发现了一处旧石器遗址,遗址内有76件人工打制的石器石片以及10余件被火烧焦的黑色骨片。此后,汪宇平又发现了2件古人类化石。
1963年、1964年、1972年,裴文中、刘东生、贾兰坡等中国学者陆续对萨拉乌苏地区的古人类化石、古人类生活遗迹以及地质与古生物,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1978年以来,更多学者,特别是董光荣、李保生、黄慰文、卫奇等人,对该地区地质、古生物、旧石器和古人类进行了更加深入和综合性的研究,发现了17件古人类化石、近200件石器和几十件套古脊椎动物化石。
在随后多少年里,无数考古学家来到萨拉乌苏考察和发掘。
萨拉乌苏遗址迄今已发现人类化石、石器化石38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和鸟类化石种类多达45种。所以这里也是著名的“萨拉乌苏动物群”化石的集中产区,是人类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天然地质博物馆。萨拉乌苏文化的珍贵历史价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毋庸置疑。
薪火传承,古老的文明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2001年,萨拉乌苏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在这里举行了萨拉乌苏遗址国际学术研讨会,全世界4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2014年,萨拉乌苏遗址入围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2018年12月,河套人(鄂尔多斯人)发现9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乌审旗隆重举办,并达成《萨拉乌苏共识》。
2021年,为配合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萨拉乌苏文化遗址的考古工作重新启动,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开展了此项工作。
本次考古发掘明确了两个文化层,代表了不同时期古人类在萨拉乌苏地区的活动,改变了地层测年与石器层位不能准确对应的问题,解决了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旧石器文化的准确年代;出土的石器标本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对研究萨拉乌苏地区的旧石器文化和古人类的生产力和生活方式都十分重要,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考古材料;通过古环境复原,系统揭示古人类在毛乌素沙地的生存模式及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为我们今天的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萨拉乌苏遗址的研究保护。进一步健全完善组织机构,加大投入力度,科学保护利用这一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高起点、高质量开展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加快萨拉乌苏遗址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工作,启动建设国家“5A”级景区,努力将萨拉乌苏遗址打造成为世界级古人类学及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重要平台和科普基地。
目前,在国家文物局、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的支持下,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正在有序向前推进。
期我厚土,地力永葆;冀我生民,福祉绵存。宛如一首悠长的文明之歌,萨拉乌苏从远古吟唱至今天。她所流经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边缘,由多民族演绎的色彩斑斓的文化和历史,以及她给予人类生长的无限启示,还有许许多多未知的纵深、未闻的声音和未及呈现的画面,都值得人们永远探究和珍重,就如同热爱并珍惜她那清澈纯净的河水一样......(谷雨 刘生梅)